|
檢視沒有回覆的主題 | 檢視最近討論的主題
版面規則
可以討論人生道理, 勵志故事, 切勿人身攻擊, 不雅言論
|
第 1 頁 (共 1 頁)
|
[ 1 篇文章 ] |
|
發表人 |
內容 |
Thomas
|
文章主題 : 投資基本知識 發表於 : 16 6月 2009 12:58 |
|
註冊時間: 24 9月 2008 10:58 文章: 70
|
投資基本知識 :Investment Basic Knowledge (Prime rate)優惠利率 指銀行對信用最可靠的客戶所收取的息率。銀行收取的所有利息,包括信用咭利息均根據優惠利率來計算。 例如,有些息率是優惠利率加百份之一、二或更高的百份率。 (Sell short)拋空 這是指投資者預期價格下跌而先出售手上並無持有的股票。賣家發出指令時,須說明是進行拋空。 拋空活動僅限於股票,並只可透過保證金戶口進行。拋空者可先向經紀行借入股票交予買家,然後於日後購回股份, 完成交易。經紀行有權隨時收回借出的證券。根據拋空規定,投資者須把資金存入保證金戶口內, 以確保即使股價上升仍可購回股票。 (Option)期權 期權是一種合同,容許持有人(視乎所持的期權種類而定)在指定到期日前按指定價格(「行使價」)買賣證券。 買入證券的期權稱為「認購期權」,賣出證券的期權稱為「認沽期權」。期權本身的價格則稱為「期權費」。 投資者須經預先批准,方可買賣期權。 何謂T+2? 聯交所會員透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T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即交易/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 「H股公司」與「紅籌公司」的主要分別何在? 「H股公司」指那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註冊成立並獲得中國中央政府提名來港上市的公司。 自從《證券上市規則》將國營企業在聯交所上市、並以港幣認購及買賣的境外上市外資股稱為「H股」後, 「H股」一詞已為市場接受並廣泛使用。「H股」中的「H」字代表香港(HONG KONG)。 「紅籌公司」則一般指由內地國營機構、省市單位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在港上市公司,而所持有的百分比通常不少於35%; 但「紅籌公司」跟「H股公司」的最大分別在於其並非在中國註冊成立,「紅籌公司」註冊成立地可在香港或海外。 市價是如何計算的? 為避免收市價完全操縱於最後一宗交易的成交價,證券的收市價是以一個交易日最後一分鐘內所錄得的五個按盤價的中位數計算。 交易系統由下午3時59分正開始每隔15秒錄取股份按盤價一次,一共錄取五個按盤價。按盤價是根據當時的買盤價、 沽盤價及最後錄得成交價計算出來的。 聯繫匯率制度 聯繫匯率制度始於1983年,此制度是把港元與美元掛勾,把兩者的兌換價控制在一美元兌7.8港元的匯率上, 目的是要穩定港元幣值,令港元不致成為弱勢貨幣。在1978年,當時香港對外的貿易有嚴重逆差,同時貨幣供應的增幅驚人, 通貨膨脹的情況令人擔憂。另一方面,港元存款息率甚低,將積蓄存放在銀行內,只會令銀紙一直縮水,因此,為保值, 大量港元存款變成外幣存款,令港元更加疲弱。 當時,香港是採用浮動匯率制度的,此制度是把貨幣的價值交到外匯市場上,由供應量與需求量決定其貨幣價值。 在外匯市場上,港元愈來愈弱,毫無起色。這情況一直維持到19 83年,當時的九七信心危機令社會對港元的信心更弱, 最後港府提出港元救亡政策而令港元浮動匯率制度而壽終正寢。該政策的其中一項就是把浮動匯率改為港元美元聯繫匯率,發鈔銀行需按照1美元兌7.8港元的比率,每發行7.8港元,便要向外匯基金付出1美元,換取負債證明書,然後才能發鈔。 單位信託基金(bond yield) 單位信託基金給予小額投資者一個分散投資的機會。信託基金是由大量的小投資者集腋成裘而來,再交由一間專業投資公司, 即是單位信託公司管理。這基金會被用來分散投資在不同的投資工具上,例如股票、認股權證、債券和庫存債券。 它分散投資的特質減低了投資風險。香港單位信託基金大多是開放式,並由基金管理公司或獨立的金融顧問直接推出, 亦有小數在聯交所上市。而一些封閉式基金也在交易所上市,但亦不普遍。聯交所一般會容許從證監會獲批准的基金上市,但它也有自己的上市程序,不會因基金從證監會取得經營認可而批准其上市。 資產淨值 資產淨值 = 總資產 - 總負債 - 少數股東權益 每股資產淨值 = 資產淨值/發行股數 = 帳面值 每股資產淨值作為評估股票價值的一種方法。 擁有較多固定資產的公司 如: 地產股、綜合企業股份較被市場人士 用作量度它們的價值。 估值通常用每股資產淨值與股價作比較: 每股資產淨值 < 股價 ==> 溢價 每股資產淨值 > 股價 ==> 折讓 但當公司涉及大量隱藏資產時,會計上紀錄資產的成本價有時不能全面反映該公司之資產市值,故有時需將資產值調整至市價, 將調整後的每股資產淨值與股價比較。 Comsumer Price index)消費物價指數 由統計局每月公佈、用以衡量生活費或通脹變化的指數。它是基於全國各地一系列貨物及服務的平均成本計算。 最常用的消費物價指數是過去十二個月的增長(或下降)率。 新股上市( IPO -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 大家知不知道在股票市場可分為第一市場(Primary Market)及第二市場 (Secondary Market)? 第一市場是一個給予打算在股票市場集資的公司一個集資途徑. 由於它們的股票未在市面流通, 要成為上市公司的一個途徑是在第一市場發行新股給投資者認購, 當新股到了認購人的手上後, 該批新股持有人便可以在第二市場進行買賣, 這亦即是投資者買賣股票的市場. 市場情緒氣氛回復, 在第一市場集資的情況又再出現, 公司又再公開招股.
|
|
回頂端 |
|
 |
|
第 1 頁 (共 1 頁)
|
[ 1 篇文章 ] |
|
誰在線上 |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
|
您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您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您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
|